兒童社區服務
緣起
本會長期服務脆弱家庭發現許多脆弱家庭常因孩子的教養及照顧,而延伸出家長無法工作需就近照顧年幼子女,加上本縣以務農工作為主,許多人口外流至北部工作,留在雲林縣的人口大多是老年人,家長工作忙碌無法照顧子女就將子女交由祖父母照顧甚多,而加上祖父母體力有限及溝通易出現困難,故易延伸出兒童及青少年產生偏差行為。故本會在活動設計上面,針對本會所服務案家設計一系列相關性支持服務,以減輕脆弱家庭家長照顧子女的壓力及經濟負擔,並透過社工訪視,評估案家學童需求安排其認輔及家務指導相關課程,並透過活動讓脆弱家庭學童有個學習的機會,且可透過活動參與增加其自信心。
服務對象
脆弱家庭子女(如隔代教養、新住民家庭、單親家庭、經濟扶助戶及清寒家庭等…)
服務內容及細部規劃
1.課後臨托與照顧:
(1)依孩童當天作業進度,幫助學童確實完成家庭作業,並明白學習重點。
(2)生命教育:讓學生從課程中學習用自信的眼光看待自我,以致能用聖經的指導原則,對人、對環境、對生命有更多尊重與包容,幫助學生培養優良的品格。
(3)相關輔助教材:補充優良智能讀物,提供學生在完成作業進度後,繼續在學習上提昇閱讀能力。
(4)暑假期間:安排社會人士及大專學生帶領各項暑期夏令營活動。
2. 親子活動:
親子活動的規劃,主要以拉近親子間距離,減少親子間之隔閡,讓親子關係更好,而使家庭關係更圓滿,進而幫助家長,有好的教育和養預之觀念,讓孩子能在正常的道路上成長。本計畫辦理的親子關係活動包括親子DIY課程、親職教育、親子座談等。
(1) 親子DIY課程
親子DIY課程利用在地化材料,增加親子間共同學習的機會,使親子能在課程中共同完成作品,並在完成作品的過程中,增加彼此間的互動與溝通的機會,使親子關係更好,溝通更順暢。
(2) 親職教育
親職教育協助父母獲得教養子女的知能;教導父母發揮良好的言教、身教、境教;配合制教的發揮,協助父母成長,增進父母對孩子有正確的認識,改善親子關係,進而協助孩子適性發展與成長,達到親職教育的具體效果。
(3) 親子座談
配合親子DIY以及親職教育辦理,在每次的座談中,給親子共同的問題,讓親子共同找出問題的解答,使彼此能更了解對方的想法,以拉近親子距離。
3. 特殊需求服務方案:代間教育活動
「代間學習」(Intergenerational Learning)指的是一種強調成人與兒童雙向學習的教學活動方式,透過世代間的互動讓老少成員都有所收穫與成長。我國正面臨高齡人口的遽增、老年人的角色貶損、家庭結構改變、終身學習興起、代間隔閡擴大等問題,故代間教育益形重要。
雲林縣聖心社會關懷協會除關懷弱勢兒童,長期辦理課後陪伴班以外,也關懷老人,在全縣七鄉鎮共辦理7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,也於土庫與斗南站辦理長期照顧服務機構-日間照顧中心。因此擬辦理代間教育,邀請陪伴班小朋友、家屬,共同至日間照顧中心與老人家互動,希望達到以下目的:
(1)鼓勵世代共同參與活動,增加祖孫互動。
(2)透過相互分享,增進孫子女與祖父母(老少)之間的相互了解及情感。
(3)滿足不同世代的互惠需求:透過祖孫互動的過程,得以發揮個人所長,傳遞不同世代的生活經驗,例如:祖父母傳授文化的智慧與家族傳統給年輕一代,孩童或青少年也將新的知識與科技趨勢與祖父母分享交流,達到所謂的「文化反哺」。
實施地點
虎尾小衛星
土庫小衛星
四湖小衛星
活動成果
本會自99年起,即致力於幫助雲林縣脆弱家庭子女的生活與課業輔導,透過政府與民間資源的挹注,結合社區志工的力量,協助脆弱家庭家長關注其子女的成長,讓其在生活上、學習上有更多的資源,以減低壓力脆弱家庭家長的壓力,並促進學童身心健康發展,目前服務人次已超過7萬人次。
未來發展因應策略與資源導入
本會自開始辦理弱勢兒童課後班陪伴迄今,除政府經費補助外,並結合社區資源,提供場地,志工支援等等。也極力透過資源連結,爭取其他社會福利及慈善團體的經費協助。未來希望能繼續加強此方面的連結,以備萬一政府經費無法挹注時,能繼續辦理,照顧弱勢兒童。
以上雖是本會課後陪伴的終極目標,但在現實方面,雲林以農立縣,是一個又老又窮的縣份,老年人口比率高達18.52%,老化指數(164.31)亦高居全國第三(資料來源:行政院內政部統計處109年03月07日資料)。
再加上極大的城鄉差距、財源困窘(縣自籌財源50.84%,資料來源:審計部網站~財務審核結果年報),人民收入少(108年平均每人每年可支配所得28萬7962元,資料來源:行政院主計總處家庭收支調查),在此情況下,於其他地方輕易可獲得的志工人力以及經濟支援,在雲林縣卻是困難度極高的挑戰。
「孱弱的幼苗,更需要灌溉。」
希望政府於制定政策時,能多考慮城鄉差距的因素,對窮苦縣份的孩子伸出援手,多幫雲林縣的孩子一把,以實現社會正義,創造均富祥和的社會。